城读│当环境不平等遇到经济不平等:为什么环境库兹涅兹曲线不存在?
310
环境不平等和经济不平等之间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Sources:
https://www.iddri.org/en/publications-and-events/blog-post/unsustainable-inequalities
https://blogs.sciencemag.org/books/2020/09/08/unsustainable-inequalities/
https://www.hup.harvard.edu/catalog.php?isbn=9780674984653
飓风是否会区分富人和穷人?地震是否会针对特定受害者?系统性的种族主义如何影响发展目标?在对可持续发展和环境责任的学术探讨中,我们对收入和能源消耗之间关系的假设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植根于如下想法:社会不平等会随着国家的发展而减少,从而减少环境不平等。但这种关系在现实中似乎并不存在。
法国经济学家卢卡斯·尚塞尔(Lucas Chancel)所著《不可持续的不平等:社会正义与环境》翻译为英语,近日由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本书基于作者在法国可持续发展与国际关系研究所从事的实证研究而写成,探讨社会正义与环境可持续性的交叉领域。本书论述环境与社会经济不公之间的关系类似于一种恶性循环。尚塞尔从代内经济不平等的角度进行论述,认为社会不平等是环境不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导致富人消费更多,穷人失去环境资源的恶性循环,面对环境冲击穷人变得日益脆弱。
各国环境不平等和经济不平等之间的关系类似于一个恶性循环。无论是在全球北方还是全球南方,富人受到环境风险(污染、与气候有关的不幸、自然资源成本的波动等)的影响一般比穷人小,而穷人既没有办法保护自己免遭环境风险的影响,也没有办法在灾害发生时恢复。2005年卡特里娜飓风给新奥尔良带来的灾难提供了一个悲惨的例子,说明当不具有同等程度的韧性的富人和穷人面对灾难会发生什么。环境不平等的不公正从机制上强化了社会经济不平等的不公正:由于污染,或者在自然灾害的情况下,由于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地方被破坏,健康状况恶化使最贫困者的处境更加岌岌可危,从而使他们的社会地位更加恶化。导致这一现象的动力机制即为贫困—环境陷阱。
在这个恶性循环之外,还必须加上另一个恶性循环,即环境破坏责任的不公正分配。与某些人观点相反,人们在收入达到一定水平后,就会因为有能力减少污染而努力去减少污染,这是不正确的。除了极少数例外,最富有的人生态足迹也最大。用技术术语来说,并不存在所谓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收入与污染呈倒U型曲线)——在收入达到一定水平之后,污染水平不会再上升,一旦越过这个临界点,污染水平就会下降,此时环境开始神奇地得到保护。对于大多数最有害的污染物,特别是温室气体,以及满足日益增长的家庭消费所需的水和土地使用需求,并不存在这种倒U型模式。因此,社会环境不公具有两重性和对称性:最大的污染者通常也是那些受环境破坏影响最小的人。
还须记住,在决定环境命运时,因环境退化而受害最深的人往往是最没有发言机会的人;他们也是受没有直接考虑到他们利益的环境保护措施影响最大的人。
因此,环境不平等可以分为五种形式:获得自然资源的机会不平等;暴露于环境风险的程度不平等;对自然资源退化承担的责任不平等;受环境保护政策影响的程度不平等;在有关自然资源管理的决定中的发言权不平等。
最贫困的人获得诸如水、电和优质营养等环境资源的机会也最小。例如,收入极低的印度公民只使用4千瓦时的电力来满足他们的所有需求,而富裕的印度同胞则使用10倍于此的电力。在法国,收入最低10%的人人均使用73千瓦时,而最富裕10%的人则使用262千瓦时。并非所有人都具备相同条件来应对环境风险。这种评估尤其适用于污染对健康的影响。在法国,有5万人因空气污染而过早死亡。城市工人阶级承担了大部分的负担,他们比一般人花更长的时间用于公共交通之上,并且往往居住在通风不良的房屋中。当遇到洪水、干旱或严重风暴等自然灾害时,最贫穷的人最容易受到影响,也最容易受到伤害。在英国,在收入最低10%的人口中,有16%的人居住在洪涝风险区,而收入最高10%的人则不到1%居于洪涝风险区。在国际上,超过25亿人生活在距离海岸线不到100公里的地方,其中超过75%的人生活在发展中国家。尽管最贫穷的人受到气候变化和其他环境破坏后果的影响最大,但他们却并非环境破坏的始作俑者。在国际上,最富有的10%的人(以欧美人居多,但也包括富有的中国人、沙特人或拉美人)排放了45%的全球温室气体,而对于50%最不富裕的人来说,这一数字仅为13%。当收入增加1%时,碳排放的增加幅度在0.6%到略高于1%之间,具体取决于国家,中位数约为0.9%。将收入增加与排放增加联系起来的数字称为“收入—排放弹性”。
2004年法国穷人与富人能源消耗的不平等
城读相关阅读:
50.城读│公园让城里人更健康
80.城读│看名画识空气污染
85.城读│《枪炮、细菌与钢铁》讲述了真实的历史吗?一个人类学家的批评
90.城读│全球气候变化,海平面上升,纽约怎么办?修建U型大护堤
129.城读│10幅图解释气候变化
143.城读│三百万年来第一次,地球大气二氧化碳含量超过400ppm
184.城读│城市树木赞歌
190.城读│地理学家理查德·沃克给旧金山湾区画像:高科技与繁荣的阴暗面
201.城读│关于城市密度的5个迷思与5个真相
227.城读│《鸟瞰中国》第二季:21世纪中国的人地关系
239.城读│以色列说“要有水”,就有了水:以色列如何从缺水之国转变为水资源强国?
240.城读│我们可以从非洲城市达喀尔的垃圾处理中学到什么?
247.城读│看树不是树,看树还是树:树木、城市与自然的关系如何随时间而变化?
253.城读│托马斯·皮凯蒂新书《资本与意识形态》用数据揭示不平等如何改变意识形态
273.城读 | 传染病与不平等
(点击文章标题,或进入公众号回复标题前的数字获取文章 )
城读 ∣城市阅读的记录
微信公共订阅账号“城读”,每周推送城市阅读笔记
关注我们,请搜索账号 CityReads
或长按上方图片,识别二维码关注